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。碳達峰、碳中和已納入我國生態文明整體布局。今天分享由朱奕奕、邵鍇、公惟韜、張璐、李鍇、鐘茜撰寫的《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及制度建設研究報告》,剖析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現狀、放眼國際碳交易建設實踐,從理論研究到制度展望,與您縱覽生態文明建設新議題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參閱
報告目錄
一、中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的“3060目標”
(一)“3060目標”: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
(二)“3060目標”: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方案
(三)“3060目標”: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
二、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及發展現狀
(一)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法制建設的現狀
(二)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現狀
(三)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逐步發展與完善
三、中國建設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關鍵:市場化、法治化、統一監管
(一)市場化、法治化是中國建設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必然要求
(二)國家統一監管是實現中國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化、法治化的必然路徑
四、國際視野下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
(一)碳交易國際條約體系的“演進”
(二)比較法研究:歐盟、英美、日韓碳交易的實踐
(三)小結
五、展望:中國建設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架構及其配套規則
(一)國家統一監管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架構
(二)碳排放權交易的前提: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
(三)碳排放權交易的基礎:碳排放權的法律屬性
(四)碳排放權交易的保障: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建設
(五)碳排放權交易的展望:加強中國碳市場的國際化問題,做到與國際接軌,打通國內國際碳交易市場
六、深化:進一步的制度性建設
(一)更加完備的碳交易監管體系
(二)更強有力的投資者保護機制
七、結語
往期回顧